脫髮問題日益普遍,困擾著不少港人。究竟為何頭髮會異常脫落?本文將深入剖析六大導致脫髮的根本原因,並特別闡釋男女在脫髮成因上的顯著差異,助您認清箇中元兇,從而對症下藥,及早採取應對措施。
遺傳以外:盤點其他常見的脫髮原因
雖然遺傳因素是其中一個主要的脫髮的原因,影響著不少朋友,但是脫髮問題並非單一成因。頭髮健康受多方面影響,由身體內部荷爾蒙變化、營養狀態,到外在的護理習慣,每一項都有可能成為脫頭髮的原因。以下將逐一深入探討,讓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導致脫髮的其他常見因素。
荷爾蒙波動:影響女性脫髮的重要因素
荷爾蒙是身體的化學信使,它們對頭髮的生長週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尤其是女性。荷爾蒙的劇烈波動,常常是導致脫髮原因女性個案增加的關鍵因素。當體內荷爾蒙平衡被打破時,頭髮的生長階段可能縮短,或是大量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最終引致明顯的脫落。
產後脫髮:雌激素水平急降的影響
許多新媽媽在生產後,會發現髮量明顯減少,這就是常見的產後脫髮。懷孕期間,孕婦體內的雌激素水平會大幅飆升,這會延長頭髮的生長期,讓頭髮顯得更豐盈。然而,當寶寶出生後,雌激素水平會急劇下降至正常水平。這種突然的荷爾蒙變化,會導致大量頭髮同時從生長期進入休止期,大約在產後二至四個月出現明顯的脫髮現象。
更年期脫髮:荷爾蒙比例失衡的影響
隨著女性年齡增長,進入更年期時,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分泌量減少。相對而言,體內的雄性荷爾蒙比例會顯得較高。這種荷爾蒙比例的失衡,可能影響頭髮毛囊的健康,令頭髮變得更細軟,生長速度減慢,最終導致頭髮稀疏,亦是脫髮原因女性常見的問題。
甲狀腺功能失衡
甲狀腺位於頸部,負責分泌甲狀腺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控制著身體的新陳代謝。無論是甲狀腺功能過高(甲亢)或是過低(甲減),都會擾亂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頭髮的生長週期。當甲狀腺荷爾蒙失衡時,毛囊細胞的代謝速度會受影響,可能導致頭髮變得稀疏、乾燥,甚至出現廣泛性脫髮。
壓力性脫髮(休止期脫髮):身心壓力的無聲影響
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和焦慮,同樣是重要的脫髮的原因。當我們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身體會啟動「戰鬥或逃跑」模式,影響正常的生理機能,頭髮健康亦不例外。這種由壓力引發的脫髮,醫學上常稱為休止期脫髮。
皮質醇(壓力荷爾蒙)如何抑制毛囊細胞增生
面對壓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名為皮質醇的壓力荷爾蒙。長期或過量的皮質醇分泌,會對毛囊細胞產生抑制作用。它可能導致頭髮的生長期縮短,並促使更多頭髮提早進入休止期,從而影響毛囊細胞的正常增生,最終導致髮量減少。
重大疾病、手術或情緒創傷後的大量脫髮
身體經歷重大事件,如高燒、嚴重感染、大型手術,或是經歷巨大的情緒創傷,都可能在數週到數月後引發急性的休止期脫髮。這些強烈的生理或心理衝擊,會使大量頭髮迅速進入休止期並脫落。這種脫髮通常是暫時性的,一旦身體復原或情緒平復,頭髮便會逐漸恢復生長。
營養失衡:當毛囊因「飢餓」而罷工
頭髮的生長需要充足的營養供應。如果身體缺乏某些關鍵的營養素,毛囊便無法獲得足夠的「建築材料」來製造健康的頭髮,就像工人沒有糧食而罷工一樣,這也是脫髮的原因男和脫髮原因女皆會面對的問題。
蛋白質攝取不足:頭髮的主要構成物料短缺
頭髮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而角蛋白則是由蛋白質構成的。如果日常飲食中蛋白質攝取不足,身體會優先將有限的蛋白質供應給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這樣一來,頭髮毛囊就難以獲得足夠的蛋白質來生長,導致頭髮變薄、易斷,甚至脫落。
關鍵微量元素缺乏:鐵、鋅、生物素(Biotin)的重要性
除了蛋白質,某些微量元素和維他命對於頭髮健康也至關重要。例如,鐵質對於紅血球攜帶氧氣到毛囊非常重要,缺乏鐵可能引致缺鐵性貧血,進而導致脫髮。鋅則參與毛囊細胞的生長和修復。生物素(維他命B7)是構成頭髮角蛋白的關鍵成分,缺乏生物素同樣會影響頭髮的強度和生長。
特定疾病與藥物引致的脫髮
有些脫髮問題並非獨立發生,而是身體潛在疾病的徵兆,或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了解這些潛在的脫頭髮的原因,有助於及早發現並處理問題。
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如斑禿(鬼剃頭)
斑禿,俗稱「鬼剃頭」,就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毛囊,導致頭髮在頭皮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部脫落區域。這些脫髮區域的皮膚通常光滑,沒有發炎或其他明顯症狀。
頭皮感染問題:如脂溢性皮炎、毛囊炎
健康的頭皮是頭髮生長的基石。如果頭皮受到真菌、細菌感染,例如脂溢性皮炎或毛囊炎,頭皮會出現紅腫、發癢、發炎甚至長瘡的症狀。這些感染會損害毛囊,影響頭髮的正常生長週期,最終導致脫髮。
特定藥物副作用:如化療藥、抗抑鬱藥、薄血丸等
許多藥物在治療特定疾病的同時,也可能產生脫髮的副作用。例如,化療藥物會攻擊快速分裂的癌細胞,但也可能同時影響快速生長的毛囊細胞,導致大量脫髮。部分抗抑鬱藥和薄血丸(抗凝血劑)等,也可能在少數情況下引致頭髮稀疏或脫落。通常在停藥或調整劑量後,脫髮情況會有所改善。
物理性及化學性傷害:錯誤護理造成的脫髮
日常生活中對頭髮的不當處理,例如過度造型或頻繁的化學處理,同樣是脫頭髮的原因之一。這些外在因素對頭髮結構和毛囊健康造成直接損害,最終導致頭髮脆弱、斷裂或脫落。
過度拉扯(牽引性脫髮):如長期束縛過緊的髮型
長期將頭髮束縛得過緊,例如紮高馬尾、辮子或丸子頭,會對頭髮根部造成持續性的拉扯壓力。這種長期而重複的牽引,會導致毛囊受損、發炎,甚至萎縮,最終引致特定區域的頭髮永久性脫落,這種情況稱為牽引性脫髮。
不當染燙:化學劑與高溫對頭髮結構的破壞
頻繁的染髮和燙髮對頭髮的傷害不容小覷。染髮劑中的化學成分,特別是漂染劑,會滲透到頭髮內部,破壞頭髮的角蛋白結構。同時,燙髮時使用的高溫,會使頭髮中的水分流失,令頭髮變得乾燥、脆弱、易斷。長期下來,這種化學劑和高溫的雙重破壞,不僅會影響髮質,還可能對毛囊造成間接損害,影響頭髮的健康生長。
關於脫髮原因的常見問題(FAQ)
談到脫髮的原因,大家心中總有各種疑問。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關於脫髮的說法,例如頻繁洗頭、戴帽子,甚至特定食物,究竟這些傳聞是不是脫髮的真正元兇?今次我們會逐一解答,幫助你釐清常見迷思,更深入認識脫頭髮的原因。
頻繁洗頭或使用造型產品會導致脫髮嗎?
許多人認為頻繁洗頭會加速頭髮脫落,甚至使用造型產品也會成為脫髮的原因。其實,洗頭本身並不會直接造成脫髮,洗髮過程中掉落的頭髮多數是已經進入休止期,準備自然脫落的髮絲。這些頭髮就算不洗,最終也會脫落。不過,如果洗髮方法不當,例如過度用力搓揉頭皮、使用水溫過熱的水,或是造型產品殘留物長時間堵塞毛囊,就可能間接影響頭皮健康。當頭皮長期處於不健康狀態,新的頭髮生長機會變少,髮質也會變差,頭髮變得脆弱易斷。
戴帽子會焗住頭皮,成為脫髮的原因嗎?
有說法指戴帽子會令頭皮「焗住」,不透氣,因此成為脫髮的原因。這個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毛囊獲取氧氣及養分主要透過血液循環,並非直接從空氣中吸收。所以,戴帽子本身並不會阻礙毛囊呼吸,也就不會直接導致脫髮。然而,長時間佩戴不潔的帽子,容易積聚汗水、油脂和細菌,這樣會令頭皮環境變得潮濕悶熱。這類情況容易加劇頭皮發炎、痕癢、皮脂分泌失衡,繼而間接影響毛囊健康,甚至使一些現存的脫髮原因惡化。
咖啡因或特定食物會直接成為脫髮的原因嗎?
不少人會擔心咖啡因攝取過量,或是某種特定食物會直接導致脫髮。現時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顯示咖啡因或單一食物會直接成為脫髮的原因。一般來說,適量的咖啡因對健康無害。頭髮生長確實需要多種營養素,例如蛋白質、鐵質、鋅和維他命。如果長期飲食不均衡,身體缺乏這些必需的營養,就可能影響頭髮的健康生長,令髮質變幼,甚至出現脫髮的情況。這並非特定食物直接造成,而是整體營養不足的問題。
頭皮出油多就等於是脫髮的原因嗎?解釋與脂溢性脫髮的關聯。
頭皮出油多不等於一定會脫髮,但兩者之間有密切關聯。頭皮分泌適量油脂可以保護皮膚和頭髮,不過油脂分泌過多會導致頭皮環境失衡。當油脂過盛,加上清潔不當,就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進而引發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頭皮發炎症狀,患者的頭皮會出現痕癢、紅腫、頭皮屑增多等情況。嚴重的脂溢性皮炎會導致毛囊發炎,毛囊功能受到影響,頭髮生長會受阻,甚至提早脫落,最終成為脫髮原因之一。所以,控油和維持頭皮健康是預防脂溢性脫髮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