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染好的亮麗髮色,不到幾週就開始黯淡無光,甚至出現惱人的甩色、枯黃現象?這不僅讓造型失色,更可能預示著髮質正悄悄受損。想讓心愛的髮色持久飽滿,同時維持秀髮健康光澤,關鍵在於掌握正確的染後護理黃金法則。
本文將由專業髮型師親授「七步護髮全攻略」,從科學角度深入解析染髮後髮質的根本性變化,助您精準挑選最適合的染髮後護髮產品及護髮素。我們更將揭示高達九成人都犯錯的護髮盲區,讓您在家也能輕鬆重現沙龍級的鎖色與修護效果,告別染髮甩色煩惱,讓髮色持久綻放迷人光采!
染髮後護理為何如此重要?從科學角度破解鎖色關鍵
許多人享受變換髮色的樂趣。但是,染髮過後,頭髮需要特別的護理。選擇合適的染髮後護髮產品,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染髮過程會深刻改變頭髮的結構,我們可以從科學角度,深入了解這些變化。
染燙後髮質的根本性改變
染燙過程,無論是為了改變髮色,或是塑造髮型,都會對髮質造成根本性影響。頭髮表面可能看起來光滑,但其實內部結構已經改變。理解這些改變,有助於我們選擇正確的護理方法。
毛鱗片的破壞與張開
我們的頭髮表面,有一層像魚鱗般的保護層,叫做毛鱗片。它負責保護頭髮內部結構,同時鎖住水分。然而,染髮劑含有鹼性物質,這些物質就像「鑰匙」一樣,會強行打開毛鱗片,並對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毛鱗片一旦打開,頭髮內部的髮芯結構就會暴露出來。這樣,髮絲就容易受損,髮色也容易流失。
pH值的失衡
健康頭髮的pH值通常是弱酸性,這樣毛鱗片會緊密閉合,頭髮也比較柔順。可是,染髮後,頭髮的pH值會變得偏鹼性。如果護理不當,毛鱗片就會持續處於張開狀態。毛鱗片長時間張開,頭髮內的水分與色素就會加速流失,髮色很快就會變得黯淡無光。
髮芯內部鍵結斷裂 (Bond Damage)
更深層次的改變發生在髮芯內部。我們的髮絲主要由蛋白質組成,這些蛋白質之間有許多鍵結(Bond)連接,提供頭髮彈性與韌性。染燙過程會破壞這些重要的蛋白質鍵結。鍵結斷裂後,頭髮就會失去原有的彈性與強韌度,變得脆弱易斷、缺乏活力。因此,選擇高效的染髮後護髮產品,特別是含有「鍵結修護」概念的染髮後護髮素,就是解決這個核心問題的關鍵。它可以幫助重建髮芯結構,讓頭髮回復健康強韌。選擇適合染髮後用護髮素,是維護髮質的必要步驟。
染髮後護髮產品全解析:四大類別終極選購指南 (: 專業髮型師的精準配搭秘訣)
想讓染後髮色維持亮麗,並且讓髮質保持健康,選擇合適的染髮後護髮產品是關鍵。專業的染髮後護髮素與其他護髮產品,能夠幫助我們鎖住色素,同時修護頭髮結構。現在,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四大類別的染髮後護髮產品,學習如何根據髮質和需求,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搭配。
類別一:護色/鎖色洗頭水 (Color-Protecting Shampoo)
功能與科學原理:弱酸性配方(pH 5.5-6.0)、不含硫酸鹽(SLS/SLES)的重要性,如何溫和清潔同時幫助毛鱗片閉合,減緩色素流失。
染髮之後,頭髮的酸鹼值通常會偏鹼性,這會讓頭髮的毛鱗片張開,導致髮色容易流失。護色洗頭水通常採用弱酸性配方,其pH值約在5.5至6.0之間,這個酸鹼度能夠幫助毛鱗片閉合,將色素粒子鎖在髮芯內部,從而減緩髮色褪色。此外,優質的護色洗頭水通常不含硫酸鹽(SLS/SLES)等刺激性界面活性劑,因為這些成分的清潔力太強,容易洗掉髮色,也會令頭髮變得乾燥。因此,選擇溫和的無硫酸鹽配方,可以溫柔清潔頭髮,同時保護髮色。
髮型師挑選重點:除了護色,應根據頭皮狀況(如油性、敏感)選擇合適的保濕或溫和配方。
挑選護色洗頭水時,除了看重其護色功能,也應該考慮頭皮的狀況。如果頭皮偏油性,可以選擇質地清爽、同時具備控油效果的護色洗頭水。如果頭皮容易敏感,那麼溫和無刺激、具有舒緩保濕成分的配方會更適合。因為健康的頭皮是頭髮生長的基礎,所以頭皮護理與髮色維持同樣重要。
使用時機與技巧:建議染後48-72小時後首次使用,配合溫水輕柔按摩,避免過度搓揉。
染髮後,建議等待48至72小時才首次使用護色洗頭水洗頭。這是為了讓染劑的色素粒子有足夠時間在髮芯內部穩定下來。洗髮時,請使用溫水,水溫不宜過高,因為熱水會加速毛鱗片張開,使色素流失更快。輕柔按摩頭皮,讓泡沫自然順流至髮尾清潔,避免用力搓揉髮絲,以減少對頭髮的摩擦與損傷。
類別二:補色/矯色系列 (Color-Depositing/Toning Products)
功能與適用對象:專為漂染過的特殊髮色(如霧灰、粉色、紫色)設計,在洗髮時同步補充流失的色素粒子。
補色或矯色產品是漂染特殊髮色的好幫手。因為漂染過的頭髮色素流失速度較快,這些產品能夠在日常洗髮或護髮時,同步為頭髮補充流失的色素粒子,幫助維持特殊髮色。例如,霧灰、粉色、紫色等顏色,會隨著每次洗髮而逐漸變淡,補色產品可以有效延緩這個過程。
補色洗頭水 vs 補色髮膜(焗油)的專業用法:
補色系列主要分為補色洗頭水與補色髮膜兩種。它們在色素濃度和使用效果上有所區別。
補色洗頭水:適合創造輕透、霧感效果及大面積均勻補色。
補色洗頭水的色素濃度相對較低,適合日常洗髮使用。它可以為頭髮提供輕微的補色效果,特別適合創造自然、輕透的霧感髮色,或者用於大面積髮色的均勻補色。使用方式與一般洗頭水相同,方便快捷。
補色髮膜:色素濃度高,適合局部加強或創造漸層效果。
補色髮膜(焗油)的色素濃度較高,補色效果更加顯著。它適合用於局部加強髮色,例如耳圈染、髮尾漸層染等。同時,高濃度的色素也能讓髮色更加飽和。使用時需要注意塗抹的均勻度,以及停留時間的掌控。
使用時機與頻率:建議染後1-2週顏色開始稍微減淡時使用,避免過度疊色。
一般來說,建議在染髮後1至2週,當髮色開始稍微減淡時才開始使用補色產品。過早使用或者過於頻繁使用,有機會令色素過度疊加,導致顏色比預期更深,甚至出現卡色情況。因此,適時適量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類別三:沖洗式護髮 (Rinse-Out Conditioners & Masks)
潤髮乳、護髮素、髮膜(焗油)的層次與區別:
染髮後,頭髮需要更深層的滋潤與修護。沖洗式護髮產品主要分為潤髮乳、護髮素與髮膜(焗油)三種,它們的修護層次與功能各有不同。
潤髮乳 (Conditioner): 日常使用,撫平毛鱗片,增加順滑度。
潤髮乳質地輕盈,適合日常每次洗髮後使用。它主要功能是撫平頭髮表面的毛鱗片,增加頭髮的順滑度,使髮絲更容易梳理,減少打結。它提供基礎的柔順與滋潤。
護髮素/髮膜 (Hair Mask/Treatment): 每週1-2次深層修護,提供高濃度養分(如角蛋白、氨基酸),修復內部結構。
護髮素與髮膜提供更深層的修護。髮膜的營養濃度通常比護髮素更高,建議每週使用1至2次。它們能夠為受損髮絲提供高濃度養分,例如角蛋白、氨基酸等,這些成分有助於修復頭髮的內部結構,提升髮絲的強韌度與彈性。對於染髮後用護髮素修護頭髮,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挑選重點:根據受損程度選擇,漂染或嚴重受損髮質必須使用髮膜。關注「Bond-Repair」(鍵結修護)或「透明質酸」等高效保濕修護成分。
挑選沖洗式護髮產品時,主要根據頭髮的受損程度來選擇。如果頭髮經過漂染或者屬於嚴重受損髮質,那麼使用髮膜(焗油)是必須的,因為它能提供更密集的修護。此外,可以留意產品成分表,選擇含有「Bond-Repair」(鍵結修護)技術的產品,這種技術能夠從髮芯內部修復受損的鍵結。同時,「透明質酸」等高效保濕修護成分也能為頭髮提供充足水分,改善乾燥。
專業使用技巧:塗抹於髮中至髮尾,避開頭皮,停留5-10分鐘,可配合熱毛巾加強吸收,務必徹底沖洗乾淨。
使用沖洗式護髮產品時,將頭髮多餘水分稍微擰乾,然後將產品均勻塗抹於髮中至髮尾,避免直接塗抹在頭皮上,因為這可能導致頭皮過油或毛囊阻塞。停留5至10分鐘,讓養分充分滲透。您也可以用熱毛巾包裹頭髮,利用熱力加強吸收效果。最後,務必徹底沖洗乾淨,確保沒有殘留物,以免頭髮感到黏膩。
類別四:免沖洗護髮 (Leave-In Treatments)
為何它是護髮的最後一道防線:提供熱能防護、抗紫外線、撫平毛躁、增加光澤。
免沖洗護髮產品是護髮程序的最後一道防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在不增加頭髮負擔的情況下,提供多重保護與滋潤。這些產品通常具備熱能防護功能,保護頭髮免受吹風機或熱造型工具的傷害。同時,它們也能抗紫外線,減緩髮色因陽光而褪色,並且有效撫平毛躁、增加頭髮光澤。
頭皮水與護髮油的搭配使用:
免沖洗護髮產品主要有頭皮水與護髮油/乳兩種形式,它們各有側重,可以搭配使用。
頭皮水/頭皮精華:針對染後可能乾燥敏感的頭皮,提供保濕舒緩,維持油脂平衡。
染髮後,部分人士的頭皮可能出現乾燥、敏感甚至輕微不適。頭皮水或頭皮精華專為頭皮設計,能夠為頭皮提供保濕與舒緩,幫助維持頭皮的油脂平衡,減少不適感,為頭髮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環境。
護髮油/乳:主要針對髮絲,提供熱保護、滋潤與光澤。細軟髮應選擇質地輕盈的配方。
護髮油或護髮乳則主要針對髮絲。它們能夠在頭髮表面形成保護層,提供熱保護,並且滋潤髮絲,增加光澤。對於細軟髮質,選擇質地輕盈的護髮油或乳液狀配方十分重要,避免頭髮變得油膩扁塌。
使用時機與步驟:吹髮前(抗熱)、吹髮後(增亮撫躁)、日常乾髮時(防護)。
免沖洗護髮產品的使用時機非常靈活。在吹髮前使用,主要目的是提供抗熱保護,減少熱風對頭髮的傷害。吹髮後使用,可以幫助撫平毛躁,並增加頭髮的光澤。此外,在日常乾髮時,也可以隨時取少量塗抹於髮絲,作為防護與滋潤。
沙龍級染後護髮七步曲:在家重現專業護理效果 (: 避開90%人都犯的護髮盲區)
染髮後的護理對維持髮色與髮質健康非常重要。選對染髮後護髮產品是關鍵,特別是染髮後護髮素的正確使用,能夠顯著提升護理效果。許多朋友或許不清楚染髮後用護髮素的最佳方法,甚至不小心踏入護髮盲區。今天,我們將分享一套沙龍級的護髮七步曲,讓您在家中也能重現專業級的護理效果,同時避開大部分人常犯的錯誤。
步驟一:溫和清潔
執行細節:
洗髮時,請使用溫和的護色洗頭水。用指腹輕柔按摩頭皮,讓泡沫自然順滑帶到髮尾即可。這樣可以清潔頭髮,同時保護髮色。
專家提點(盲區):
切記不要用過熱的水洗頭。熱水是髮色頭號殺手,因為高溫會使頭髮的毛鱗片極速張開,導致色素大量流失,髮色很快變淡。
步驟二:精準補色 (如適用)
執行細節:
如果您的髮色開始變淡,可以根據目標髮色選擇補色產品。將產品均勻塗抹在頭髮上,然後停留數分鐘。這樣可以補充流失的色素,保持髮色鮮明。
專家提點(盲區):
剛染完頭髮後,不應立刻大量使用補色產品。您應該等到髮色開始流失時才介入。否則,顏色可能會過於飽和,甚至與預期效果不同。
步驟三:深層修護
執行細節:
清潔頭髮後,輕輕擰乾頭髮上的水分。然後,將沖洗式髮膜均勻塗抹於髮中至髮尾。靜待五至十分鐘,讓養分充分滲透。這樣可以深層滋養頭髮,修護受損部分。
專家提點(盲區):
將護髮素或髮膜直接塗在頭皮上是一個常見錯誤。這會導致頭皮油脂過盛,甚至堵塞毛囊,影響頭皮健康。
步驟四:吹髮前防護
執行細節:
用毛巾輕輕按壓吸走多餘水分,不要用力搓揉。首先在頭皮噴上頭皮水,然後在髮中至髮尾塗抹適量免沖洗護髮產品,例如護髮油或護髮乳。這一步能為頭髮提供保護。
專家提點(盲區):
濕髮狀態下大力搓揉頭髮,或者直接用高溫風筒狂吹,會對脆弱的毛鱗片造成永久性物理傷害。這會讓頭髮變得更毛躁,顏色也容易流失。
步驟五:溫和吹乾
執行細節:
使用風筒時,保持風筒與頭髮之間十五至二十公分的距離。選擇中低溫和溫和風速,先吹乾頭皮,然後再吹髮絲。將頭髮吹至八成乾即可。
專家提點(盲區):
一些人認為自然風乾比吹頭好。然而,長時間濕髮會使毛鱗片持續處於張開狀態,頭髮反而更容易受損,並且容易滋生細菌。
步驟六:吹髮後潤飾
執行細節:
待頭髮完全冷卻後,取少量護髮油在掌心搓開。輕輕撫於髮尾及頭髮表面,撫平毛躁,並增加頭髮光澤。這一步可以讓頭髮看起來更順滑。
專家提點(盲區):
吹乾後使用過多護髮油會讓髮型變得油膩扁塌。您應該從少量開始,然後逐次疊加,直到達到理想效果。
步驟七:日常習慣鞏固
執行細節:
平時應避免過度頻繁洗頭。外出時,請注意頭髮防曬,例如戴帽子或使用抗UV噴霧。這些習慣有助於保護頭髮。
專家提點(盲區):
很多人會忽略飲食與生活作息對頭髮健康的影響。攝取足夠蛋白質、維他命對維持髮質健康至關重要。同時,充足的睡眠和減少壓力也很重要。
關於染髮後護髮素及護髮產品的常見問題 (FAQ)
染髮後護髮是關鍵一步,因為它直接影響髮色持久度與髮質健康。市面上有許多染髮後護髮產品,其中染髮後護髮素更是不可或缺的項目。許多人對於染髮後用護髮素有不同疑問,以下我們整理了常見問題,並提供專業解答,協助您輕鬆管理染後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