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症全面指南】是正常掉髮嗎?專家拆解8大脫髮徵兆與關鍵成因,由治療到日常護理一篇看懂

頭髮日益稀疏,洗頭時看到滿地掉髮,鏡中的髮線越來越高……這些都是許多香港人正面對的困擾。您是否也曾疑惑,這究竟是正常的生理性掉髮,還是預示著更嚴重的脫髮症狀?脫髮不僅影響外觀,更可能動搖自信心。本篇【脫髮症全面指南】由專家團隊精心編撰,將深入淺出地為您拆解8大常見脫髮徵兆,剖析背後潛藏的關鍵成因,涵蓋遺傳、荷爾蒙、疾病到生活習慣等全面因素。我們更會指導您如何進行自我評估、把握專業診斷的黃金時機,並提供從醫學實證治療方案到日常護理,乃至心理調適的全方位實用資訊,助您找回濃密秀髮,重拾自信。

深入剖析脫髮症原因:為何我的頭髮會不斷脫落?

經歷持續的脫髮症狀,或者留意到頭髮有脫髮徵兆,您可能想知道頭髮為何會不斷掉落。其實,引發脫髮症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身體內部因素,有些則與外界環境有關。理解這些脫髮症原因,我們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合適的處理方法。接下來,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頭髮掉落背後的科學道理。

最主要的脫髮症原因:遺傳性脫髮症(雄激素性脫髮)

當我們討論脫髮症原因,遺傳性脫髮症,又稱為雄激素性脫髮,往往是最常見的一個。這是一種基因與荷爾蒙交互作用的複雜問題。

遺傳與荷爾蒙的雙重影響

遺傳性脫髮症並非單純由遺傳基因決定,荷爾蒙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男性體內睪固酮,會經由5α還原酶轉化成雙氫睪酮(DHT)。對特定基因敏感的毛囊,會受到雙氫睪酮的攻擊。這些毛囊因此逐漸萎縮,生出的頭髮變得幼細、短小。最後,毛囊會完全失去活性,停止生髮。所以,遺傳與荷爾蒙共同影響,導致頭髮稀疏。

男性型脫髮(M字額、地中海)的典型模式

男性遺傳性脫髮,通常從青春期就可能開始出現脫髮徵兆。最常見的脫髮症狀是髮際線向後退,形成典型的M字額。有些男士的頭頂中央亦會逐漸稀疏,形成所謂的地中海禿頭。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脫髮區域會擴大,最終可能導致局部或完全禿頭。

女性型態脫髮(頂部稀疏、聖誕樹型)的典型模式

女性的遺傳性脫髮模式,與男性有所不同。女性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M字額或地中海禿頭。相反,她們的脫髮徵兆多表現為頭頂部位的頭髮全面稀疏。髮線分界處會顯著變寬,整體髮量顯得薄弱。嚴重時,稀疏範圍會呈現類似聖誕樹的形狀。這類脫髮症狀在更年期後,往往會變得更加明顯。

荷爾蒙波動引發的脫髮症原因

除了遺傳因素,身體內部荷爾蒙的劇烈波動,也會是脫髮症原因之一。這些變化可能導致頭髮暫時性大量脫落,亦稱為休止期脫髮。

懷孕及產後脫髮(休止期脫髮)

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水平較高,會延長頭髮的生長期。分娩之後,荷爾蒙水平急劇下降,導致大量頭髮從生長期進入休止期。因此,產後三至六個月,許多新媽媽會經歷顯著的脫髮症狀。這種產後脫髮通常是暫時的,一般會在半年到一年內恢復,所以屬於脫髮 正常現象。

更年期荷爾蒙失調

女性進入更年期時,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雄激素相對增多,這也會打亂頭髮的生長週期。荷爾蒙失調可能導致頭髮變得幼細,甚至出現頭頂稀疏的脫髮症狀。這類型的脫髮症原因需要時間適應身體變化。

甲狀腺功能異常(亢進或低下)

甲狀腺負責分泌調控新陳代謝的荷爾蒙。無論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都會影響身體整體機能,這包括毛囊的正常運作。甲狀腺功能異常是重要的脫髮症原因,可能導致頭髮變得乾燥、脆弱,最終出現廣泛性脫髮。及早診斷並治療甲狀腺問題,有助於改善脫髮症狀。

因潛在疾病或身體狀況導致的脫髮症原因

有時候,脫髮症狀的出現,其實是身體某些潛在疾病或健康狀況發出的警號。這些脫髮症原因,需要我們特別留意。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斑禿/鬼剃頭、紅斑狼瘡)

當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健康的毛囊時,就會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斑禿,俗稱鬼剃頭,就是最常見的例子。患者會發現頭皮上出現一塊塊圓形或橢圓形、界線分明的禿斑。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疾病,同樣可能導致疤痕性脫髮。這些是較為複雜的脫髮症原因。

頭皮相關疾病(如:頭皮癬、脂溢性皮炎)

健康的頭皮是頭髮生長的基礎。若頭皮出現感染或炎症,例如頭皮癬或脂溢性皮炎,毛囊功能會受到影響。這些頭皮疾病可能導致頭皮紅腫、發癢,頭髮也可能因此變脆易斷,甚至出現局部脫髮症狀。處理好這些脫髮症原因,對改善髮質十分重要。

營養不良(缺乏鐵質、蛋白質)

頭髮主要由蛋白質組成,鐵質則是頭髮健康生長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鐵質或某些維他命,如維他命B群,頭髮就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這會導致頭髮變得脆弱、生長緩慢,甚至出現廣泛性脫髮。均衡飲食對預防這類脫髮症原因非常重要。

拔毛癖(Trichotillomania)

拔毛癖是一種精神行為障礙,患者會反覆地拔除自己的毛髮,最常見的是頭髮。這種行為會導致頭皮出現不規則的脫髮斑塊,屬於自我引起的脫髮症狀。這類脫髮症原因,需要專業的心理或行為治療介入。

外在因素與生活習慣導致的脫髮症原因

除了身體內部的狀況,我們日常的生活習慣與外在環境,同樣會是常見的脫髮症原因。有些因素,我們是可以改變的。

藥物副作用(化療藥、降血壓藥、抗抑鬱藥等)

許多藥物可能導致脫髮作為副作用,這其中包括癌症化療藥物、部分降血壓藥、抗抑鬱藥以及高劑量維他命A等。這些藥物可能干擾毛囊的正常生長週期,引起休止期脫髮或直接破壞毛囊。若您懷疑藥物是脫髮症原因,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生。

巨大生理或情緒壓力(手術後、喪親)

身體或心理承受巨大壓力時,例如經歷大型手術、嚴重疾病、產後,或是面臨喪親之痛,都可能導致頭髮大量進入休止期。這類脫髮症原因,通常在壓力事件發生後的數週或數月出現脫髮症狀。這種脫髮多屬暫時性,一旦壓力解除,頭髮會慢慢恢復生長。

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過度緊繃的髮型)

某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對頭髮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成為脫髮症原因。例如,吸煙會影響血液循環,減少頭皮的氧氣供應,影響毛囊健康。長期束縛過度緊繃的髮型,如緊馬尾或辮子,會對毛囊造成持續拉扯。這種物理性壓力可能損害毛囊,引起牽引性脫髮。因此,改善生活習慣,對維護頭髮健康十分重要。

專業診斷脫髮症:尋求醫療協助的正確時機與流程

當我們發現自己有脫髮症,即使只是初期徵兆,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都非常重要。正確的診斷是治療脫髮症的第一步,因為脫髮症原因很多,需要專家才能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何時應諮詢皮膚科醫生或專業髮理顧問?

當自我評估發現多項脫髮徵兆或症狀時

透過之前提及的自我評估,如果您發現自己有多項脫髮徵兆或脫髮症狀,例如髮線後移、髮量明顯減少,或者頭髮變得特別幼細,這時代表您的毛囊健康可能出現變化。出現這些持續的脫髮徵兆,就是考慮尋求專業意見的訊號。

當脫髮速度突然加快或出現塊狀脫髮時

當您發現脫髮速度突然加快,或者頭皮出現一塊塊明顯的禿髮,這種情況通常不是脫髮正常現象。這可能暗示身體內部有變化,例如壓力過大、荷爾蒙失調或者自身免疫問題。這些都是需要專業判斷的脫髮症原因,不能輕視。

當頭皮伴隨紅腫、疼痛、瘙癢或滲液時

如果脫髮區域的頭皮同時有紅腫、疼痛、劇烈瘙癢或者滲出液體,這代表頭皮本身可能有炎症或感染問題。這些情況會影響毛囊健康,需要及早處理,因為它們也是脫髮症狀之一,而且可能影響治療成效。

專業的診斷流程

決定求助專業人士後,您會經歷一個標準的脫髮症診斷流程。這個流程旨在全面評估您的狀況,找到最準確的脫髮症原因。

詳細問診

首先,醫生或髮理顧問會與您進行詳細問診。他們會仔細詢問您的生活習慣、飲食狀況、家族病史、壓力水平,以及您觀察到的脫髮症狀和脫髮徵兆何時開始出現,如何變化。這些資訊有助於他們初步判斷脫髮症原因,因為很多時候脫髮問題與個人生活背景息息相關。

物理檢查

接著,專業人士會進行物理檢查。他們會仔細檢查您的頭皮狀況,包括毛囊健康、頭髮密度、頭皮是否有紅腫、脫屑或發炎等問題。有時也會輕輕拉扯頭髮,評估頭髮的脫落程度。這些都是直接觀察脫髮徵兆和頭皮狀況的重要步驟,可以幫助醫生對您的脫髮問題有更直觀的了解。

進一步的輔助檢查

根據初步問診及物理檢查結果,有時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輔助檢查。例如,醫生可能會建議抽血檢驗,以排除甲狀腺功能異常、貧血或其他潛在的脫髮症原因。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例如懷疑有自身免疫疾病或頭皮感染,也可能需要進行頭皮活組織檢查。這些檢查能提供更精確的診斷依據,幫助您找到最適合的脫髮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