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面對頭皮屑問題,會習慣性地增加洗頭頻率,卻往往發現頭皮屑不減反增,甚至愈洗愈多,令人困擾不已。究竟這惱人的「雪花」為何揮之不去,甚至有增無減?本文將由專家為您深入拆解頭皮屑的5大核心成因,從頭皮微生物失衡到不良生活習慣,並教您如何從症狀辨別乾性或油性頭皮屑,避開日常護理陷阱。我們更會提供5大根治對策及專業護理方法,助您一文看清頭皮屑真相,從此徹底擺脫煩惱,重拾健康頭皮。
為什麼有頭皮屑?拆解5大核心成因
不少人都有頭皮屑的困擾,洗完頭卻發現頭皮上仍然有雪花,這讓人十分不解。其實,為什麼有頭皮屑,以及為什麼多頭皮,背後有著多重原因。現在就讓我們深入了解這些核心成因。
成因一:頭皮微生物失衡 — 頭號元兇「馬拉色菌」
什麼是馬拉色菌 (Malassezia)?它如何引致頭皮屑?
頭皮上居住著許多微生物,當中的馬拉色菌 (Malassezia) 是一種常見的酵母菌。這種微生物通常與我們的頭皮和平共處,但是,當它過度繁殖時,就會破壞頭皮的正常生態平衡。馬拉色菌會分解頭皮上的油脂,產生刺激性物質,結果引起頭皮發炎反應。頭皮一旦受到刺激,就會加速細胞更新,形成肉眼可見的頭皮屑。
皮脂過度分泌:為馬拉色菌提供滋生溫床
我們的頭皮擁有很多皮脂腺,這些腺體負責分泌油脂,用來保護頭皮和髮絲。可是,如果皮脂腺分泌過度活躍,例如,受到荷爾蒙變化、壓力或飲食影響,頭皮就會變得異常油膩。過多的皮脂為馬拉色菌提供了豐富的養分,這等於為它們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馬拉色菌會大量繁殖,結果導致頭皮屑問題加劇。
頭皮細胞代謝失常:從正常28天急劇縮短至7-14天
正常情況下,頭皮細胞會經歷一個約28天的代謝週期,從基底層生成,逐漸推移到表面然後自然脫落。這個過程通常不易察覺。但是,當頭皮受到馬拉色菌過度刺激,或者其他因素影響時,頭皮細胞的更新速度就會急劇加快,甚至可能縮短至7到14天。細胞還沒有完全成熟就已經脫落,它們會黏在一起,形成大塊或細小的皮屑,這就是我們看到的頭皮屑。
成因二:皮膚疾病的警號 — 脂漏性皮膚炎與其他問題
脂漏性皮膚炎:不只頭皮屑,更是慢性頭皮發炎
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頭皮發炎疾病。它不單單引起頭皮屑,更會讓頭皮出現紅腫、痕癢,以及油膩的黃色皮屑。這種情況通常與皮脂分泌過盛、馬拉色菌增生,以及個人的免疫反應有關。患者的頭皮會感覺非常不舒服,而且頭皮屑也會比較大塊和油膩。
乾癬(牛皮癬)與濕疹:當免疫系統失調引發大塊皮屑
除了脂漏性皮膚炎,一些免疫系統相關的皮膚疾病也會引起頭皮屑。例如,乾癬(牛皮癬)和濕疹。乾癬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會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在頭皮上形成厚厚的、銀白色的鱗屑。濕疹則會讓頭皮發炎、痕癢、紅腫,並產生濕潤或乾燥的皮屑。這兩種疾病引起的頭皮屑通常比較大塊,而且會伴隨強烈的痕癢感。
接觸性皮膚炎:染燙劑、洗護產品中的化學物刺激
我們的頭皮有時會對某些化學物質產生過敏反應,結果引發接觸性皮膚炎。常見的刺激物包括染髮劑、燙髮藥水,以及部分洗髮水或護髮產品中的香料、防腐劑等成分。當頭皮接觸到這些致敏物時,就會出現紅腫、痕癢,甚至起水泡,然後皮膚會脫落,形成頭皮屑。這是身體對外界刺激的防禦反應。
成因三:頭皮屏障功能受損 — 過度乾燥或水油失衡
乾燥性頭皮屑:天氣、濕度與過度清潔是主因
頭皮的皮膚屏障對維持健康很重要。如果頭皮過於乾燥,這個屏障就會受損,然後引起細小、乾燥、白色的頭皮屑。導致頭皮乾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天氣乾燥、環境濕度過低,以及過度使用清潔力太強的洗髮水。過度清潔會洗掉頭皮上天然的油脂,使頭皮失去保護,然後變得脆弱。
為何頭皮會「越乾越油」?解析水油失衡與頭皮屑的關係
頭皮有時候會出現「越乾越油」的現象,這其實是頭皮水油失衡的一種表現。當頭皮因為過度清潔而變得乾燥時,皮脂腺可能會收到訊號,然後分泌更多的油脂來嘗試彌補失去的水分,以保護頭皮。結果,頭皮表面既缺水又油膩,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容易引發頭皮屑,因為過多油脂會再次為馬拉色菌提供生長條件,同時乾燥的皮膚也會持續脫落。
成因四:不當的個人護理與生活習慣
錯誤的洗頭方式:過熱水溫、指甲抓搔、洗頭水殘留
錯誤的洗頭方式會嚴重影響頭皮健康,然後導致頭皮屑。例如,用過熱的水洗頭會刺激頭皮,然後洗掉過多油脂,結果讓頭皮變得乾燥或出油更多。用指甲大力抓搔頭皮會損傷頭皮屏障,然後引起發炎。洗頭水如果沒有徹底沖洗乾淨,殘留在頭皮上的化學成分也會刺激皮膚,然後引起頭皮屑。
飲食與營養失衡:缺乏維他命B群、鋅的影響
我們的飲食習慣與頭皮健康息息相關。如果飲食不均衡,缺乏某些重要的維他命和礦物質,就可能引起頭皮問題。特別是維他命B群和鋅,它們對皮膚和頭髮的健康非常重要。缺乏這些營養素會影響皮膚細胞的正常代謝,也會影響皮脂腺的功能,結果導致頭皮屑增多。
壓力與內分泌失調:荷爾蒙如何影響頭皮健康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影響身體的內分泌系統,然後導致荷爾蒙失調。荷爾蒙水平的波動會直接影響皮脂腺的分泌,然後讓頭皮變得更油或更乾。此外,壓力也會削弱身體的免疫力,結果讓頭皮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擾,然後加劇頭皮屑問題。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壓力管理對於維持頭皮健康十分重要。
頭皮屑有分乾性、油性?從症狀辨別類型
許多人常常困惑,為什麼有頭皮屑,甚至不明白為何會為什麼多頭皮。其實頭皮屑不只有一種,它們可分為乾性和油性兩大類,了解自己的頭皮屑類型是護理的第一步。
乾性頭皮屑的特徵
外觀與質感:細小、乾燥、白色、呈粉末狀
乾性頭皮屑通常看起來細小。它摸起來乾燥,顏色多是白色,並且呈粉末狀。
伴隨症狀:頭皮緊繃、乾燥、輕微痕癢
患有乾性頭皮屑時,頭皮常會感到緊繃不適。頭皮也會覺得乾燥,偶爾會有些輕微痕癢感。
常見位置:容易掉落在肩膀上,形成「雪花」
乾性頭皮屑容易從頭皮上脫落。它們經常掉落在衣服肩膀上,看起來像細小的「雪花」。
油性頭皮屑(多與脂漏性皮炎相關)的特徵
外觀與質感:較大塊、油膩、淡黃色、黏附性強
油性頭皮屑體積通常較大塊。它們外觀油膩,顏色多為淡黃色,同時黏附性很強。
伴隨症狀:頭皮油膩、嚴重痕癢、甚至發紅發炎
患有油性頭皮屑時,頭皮會感到特別油膩。同時,頭皮會出現嚴重痕癢,甚至可能發紅發炎。
常見位置:黏附在髮根及頭皮上,不易脫落
油性頭皮屑常會緊緊黏附在髮根處。它們也會黏在頭皮表面,不容易脫落。
洗頭水愈洗愈多頭皮?拆解3大日常護理陷阱
不少人都有疑惑,自己明明每天洗頭,為什麼有頭皮屑,甚至感覺頭皮屑愈洗愈多?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頭皮屑的成因很多,當中包括日常洗護習慣。原來,我們在日常護理頭皮及頭髮時,可能不經意地犯下錯誤,這些錯誤會讓頭皮屑問題加劇,使頭皮愈洗愈多皮屑。現在,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些護理陷阱,找出真正讓頭皮變差的原因。
洗護產品選擇的誤區
選擇適合的洗護產品,是維持頭皮健康的基礎。但是,市面上洗頭水種類繁多,許多人常常選錯,結果反而令頭皮狀況惡化。
清潔力過強的洗頭水如何破壞頭皮天然屏障?
部分洗頭水聲稱有強效去油或深層清潔功能,但是這些產品的清潔成分可能過於強勁。它們在清除油脂及污垢時,也會一併洗走頭皮表面的天然油脂保護層。頭皮屏障一旦受損,頭皮就容易變得乾燥、敏感,同時會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來自我保護,這個反應也會導致為什麼多頭皮。長此下去,頭皮失衡的狀況,反而會讓頭皮屑問題更加嚴重。
警惕潛在致敏物:根據消委會報告,逾九成去屑洗頭水含香料致敏原
選擇去屑洗頭水時,我們必須注意產品成分。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市面上超過九成的去屑洗頭水含有香料致敏原。這些致敏原會刺激頭皮,引發敏感反應,例如紅腫、痕癢。如果頭皮已經有頭皮屑問題,又再接觸這些致敏成分,頭皮的狀況就會變得更差,加劇不適。
避開禁用成分:消委會點名部分產品含歐盟禁用去屑成分
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也指出,有部分去屑洗頭水產品含有歐盟已禁止使用的去屑成分。這些成分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風險,或者引起皮膚刺激。為保障頭皮健康,我們選購洗頭水前,必須仔細閱讀成分表,避免使用含有這些禁用物質的產品。安全地護理頭皮,才能真正解決頭皮屑問題。
未能對症下藥:為何普通洗頭水對某些頭皮屑無效?
頭皮屑的成因有很多種,例如頭皮真菌感染、脂溢性皮膚炎或者單純頭皮乾燥。普通的去屑洗頭水大多只針對一般頭皮屑,它們未必含有足夠的藥用成分,去有效對抗特定的微生物,或者緩解炎症。所以,如果你的頭皮屑問題較為頑固,普通洗頭水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這時,你可能需要選擇含有針對性藥用成分的產品,或者尋求專業建議。
日常護理的常見錯誤
除了選錯產品,我們的日常洗頭習慣也可能悄悄地影響頭皮健康。一些看似無害的習慣,其實會加劇頭皮屑問題。
洗頭頻率的迷思:洗太多或太少都可能加劇問題
很多人以為,頭皮屑多就要多洗頭,或者少洗頭。原來,洗頭頻率過高或過低,都會令頭皮的狀況惡化。洗頭太頻繁,會過度去除頭皮的天然油脂,讓頭皮變得乾燥,然後刺激油脂分泌,形成更多頭皮屑。同時,洗頭次數太少,會令頭皮油脂、死皮細胞以及污垢積聚,這樣會成為細菌與真菌的溫床,引致為什麼多頭皮的問題,甚至發炎。所以,保持適中的洗頭頻率非常重要。
護髮素直接接觸頭皮:堵塞毛囊的風險
護髮素的主要作用是滋潤頭髮,使其順滑。但是護髮素的質地通常比較厚重,如果直接塗抹在頭皮上,產品中的油性或矽靈成分容易堵塞毛囊,妨礙毛囊正常呼吸。毛囊堵塞會導致頭皮屑積聚,同時可能引發毛囊炎或者頭瘡問題,令為什麼有頭皮屑的情況更嚴重。所以,使用護髮素時,你應該避免產品直接接觸頭皮,只塗抹在髮絲的中段至髮尾部分即可。
吹頭方式不當:高溫熱風對頭皮的傷害
很多人喜歡用高溫熱風快速吹乾頭髮,但是高溫對頭皮十分有害。過熱的風會令頭皮水分迅速流失,導致頭皮變得乾燥,同時會刺激頭皮的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頭皮乾燥與油脂過多,兩者都會加劇頭皮屑問題。為了保護頭皮健康,吹頭時應該使用中低溫,並保持風筒與頭皮之間有一定距離,避免熱風直接吹向頭皮,這樣可以減少頭皮的負擔。